今年以来,芜湖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惠农富民政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6.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5%;农业增加值实现9.5亿元,增长7.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01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1%。
在经济增长中,首先,种植业生产平稳。全市夏粮种植面积比去年增长16%,总产量2.67万吨,增长28.45%,其中小麦总产2.16万吨,增长31%;油菜种植面积62万亩;棉花种植11.5万亩,比上年增加2.14万亩;蔬菜种植10万亩,保持稳定;早稻种植49.3万亩,预计总产21.7万吨,比上年略有增长。
其次,农机事业发展迅猛。今年我市已争取各种渠道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62万元,比2005年增加65%。上半年,新增手扶拖拉机1100余台,大中型拖拉机35台,联合收割机168台。全市共组织600多台联合收割机到苏北、淮北等地收割小麦,累计创收近800万元。
三是特色农业块状经济日趋扩张。各县在稳定优质粮油生产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鸠江的清水、芜湖县的红杨等地已建成15万亩苗木生产基地;以芜湖县陶辛为中心,青虾养殖1.26万亩;南陵县食用菌生产规模已达2000万平方尺;以三山区小洲无公害蔬菜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蔬菜复种面积已达10万亩;三山区沿江肉鸡养殖小区基地生产规模达到800万只。
同时,市农委负责人介绍说,养殖业的发展喜忧参半。由于受到市场价格和禽流感的影响,畜牧业生产呈下降趋势,1至6月份肉类总产4.02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8%;禽蛋总产1.23万吨,同比下降24%。家禽存栏518万只,出栏946万只,分别下降38%和9.7%;生猪存栏26.29万头,出栏26.4万头,分别下降11.6%和8.9%。水产养殖呈增长趋势,总面积38万亩,投放各类鱼苗5.5万尾,养殖面积13.5万亩;河蟹养殖面积14.9万亩,投放蟹苗10.6万公斤。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3.9万吨,同比增长19.9%。
(首发子站:安徽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