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对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调控作用


                   解放军军需大学      帅丽芳  段  铭   张光圣
    
    正常微生物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原籍菌群,二类是外籍菌群,三类是陌生菌群。原籍菌群是指其自身宿主个体对其无免疫反应或低免疫反应,是宿主个体固有的反应;外籍菌群是由同种属不同宿主个体传来的,在血清型上或免疫上有一致性;陌生菌群是由不同种属的宿主传来的。正常微生物对宿主具有营养、免疫、生长刺激、生物拮抗等作用,是机体的生理组分(易发平等,2001)。微生态制剂是指在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调整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人、动植物)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生理活性制品及其代谢产物以及促进这些生理菌群生长繁殖的生物制品(鲍行豪等,1999)。微生态制剂与其他药物和添加剂不同,它既克服了应用抗生素所造成的菌群失调、耐药菌株的增加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又能在动物生产中发挥如下的作用:提高饲料效率,促进畜禽生长;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预防幼畜疾病;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净化环境;改善产品品质,生产无公害产品;节省饲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易发平等,2001)。
    
    多年来,营养学家和微生物学家一直致力于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系统的研究,其目的就是想通过调控瘤胃内微生物系统来提高反刍家畜生产效率。现就微生态制剂对反刍动物的作用作一介绍。

    1 对幼龄反刍动物的作用
    
    新生反刍动物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其瘤胃发育、提早断奶和调节瘤胃的pH值。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是乳酸菌制剂。乳酸菌较致病菌更耐受酸性条件,可在较低pH值下存活。酸菌除产生有机酸外,还可产生次生性代谢产物和抗微生物蛋白,这些物质可以抑制肠道病原菌和调节肠道的PH值

    1.1 促进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发育和提高断奶瘤胃的发育对幼犊迅速适应固体食物十分重要,其发育依赖于与纤维性日粮的接触和挥发性酸(VFA)的刺激,而后者的产生则需要细菌和底物。在瘤胃发育过程中,细菌和底物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因此人们对微生物添加剂的潜在影响十分感兴趣。开食料(断奶前)中使用的微生态制剂主要为乳酸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和酵母培养物啤酒酵母,有时也添加米曲霉的提取物。乳酸菌可改变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功能。给黑白花犊牛饲喂含有嗜酸乳酸杆菌的发酵乳30 d,其反刍时间比对照组长,但对生产性能无影响,瘤胃微生物也未发生变化。犊牛、羔羊开食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及采食量,但对瘤胃代谢没有影响。酵母培养物对幼犊的影响是通过提高并稳定瘤胃pH实现的,其作用方式类似于成年反刍动物。犊牛添加米曲霉提取物,能提早断奶,提高瘤胃微生物活力(任鹏,1997)。这些微生态制剂的组分具有催化和酶的性质,可以减轻反刍动物的应激,并且使其在生长和育肥期间始终保持旺盛的消化能力。

    1.2 调节肠道PH 反刍动物刚出生时,消化道处于无菌状态,胃肠道pH近似于中性,在此环境中微生物繁殖十分迅速。然而,中性条件同样有利于肠道病原菌的生长。反刍动物肠道内一旦建立了产生乳酸的微生物种群,就可以抑制病原菌在肠道内定植。其具体机理见表l。

               表1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反刍动物的作用机理
     
机理 作用
乳酸产生 抑制多数肠道病原菌生长
肠道内定植 阻止病原菌与肠上皮细胞结合
抑制性代谢产物 对特定生物体有直接杀菌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微生物细胞的抗原组分刺激免疫系统
细菌的吸附作用 细菌被吸附到酵母上,阻止其在肠道定植

    一般来说.日粮应激的影响程度与到乳酸杆菌的数量成反比关系.由于乳酸菌较致病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状芽抱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李氏菌属等)更耐受酸性条件,所以可在较低pH下存活繁殖,抑制病菌。

    l.3 抑制性代谢物的产生乳酸菌除产生有机酸外,还能产生多种次生性代谢产物和抗微生物蛋白,这些产物对肠道病原菌也有抑制作用。例如微生态制剂中粪肠球菌产生的细胞外代谢产物,能抑制单核乳酸菌、无乳链球菌及许多有机体的生长;从保加利亚种delbreukii乳酸杆菌制备的微生态制剂,可中和大肠杆菌的肠毒素。

    2  对成年反刍动物的作用
    
    成年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微生物主要是厌氧菌,它们通过饲料或动物间接触进入瘤胃。在瘤胃发育过程中,易被降解的精饲料被微生物发酵最终形成酸和氨。粗饲料能增加动物唾液分泌量,提高瘤胃pH值,降低氨含量。因成年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大多数微生物喜中性环境,故唾液及粗饲料能增加纤维分解菌的数量,促进成年反刍动物微生物区系的建立(Scott等,1992)。

    2.l 对生产性能的作用  反刍动物微生态制剂种类很多,包括瘤胃及非瘤胃来源的细菌培养物以及细菌、酵母、真菌的混合产品,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米曲霉、黑曲霉和啤酒酵母。这些真菌在日粮中的添加量是4~ 100 g/d,酵母作为蛋白使用时远远高于这个水平。
    
    泌乳试验结果表明,真菌使产奶量平均提高5%;泌乳早期添加真菌优于泌乳晚期。生长牛的试验表明,生长速度平均提高7%~8%。瘤胃微生物中特有的真菌有透过植物表皮角质层屏障能力,而且能部分地降解最不易降解的饲草成分含木质素的植物壁。因此,对于低质粗饲料中质地很差的成分来说,真菌的作用比瘤胃细菌有效的多,它们可破坏纤维的结构完整性,而被反刍动物更有效地消化(Sievery,1997)。

    用米曲霉作的试验(Sievmp,1997)证实:饲养乳牛,改善了干物质消化率,提高了产奶量,降低了热应激期间的体温(Alorcon等);饲养舍饲肥育牛提高了增重,改善了饲料效率,降低了发病率(Church,1989)。很多研究表明,在育肥期日粮中加入黑曲霉制品,提高增重8.8%,改善饲料效率10.4%

    2.2  对瘤胃PH值的影响  研究表明,添加酵母和黑曲霉的混合物可以提高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性。酵母或黑曲霉或二者的混合物,可以使瘤胃内乳酸盐的利用率提高,由此使瘤胃pH值升高从而使瘤胃内环境稳定。酵母培养物添加量量2.5~ 10 g/L时,均可以提高乳酸盐的利用,并上在5 g/L时,使乳酸盐的利用提高38倍。反刍由物饲喂高精日粮容易引起瘤胃pH值降低,造项瘤胃机能障碍,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乳酸的采用,使瘤胃pH升高,能够克服反刍动物瘤胃内环境失调所造成的生产性能下降。

    2.3  对氮代谢的影响  Kellems (1990)研究表明,酵母和米曲霉的混合物可提高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使NH3的产量增加。Aramhel(199O)认为,活菌制剂为痛胃微生物提供额外的营养物质用于合成菌体蛋白,使微生物的蛋白降解活力进一步找高,所以 NH3的产量增加。 Williams(1991)报道,用酵母制剂饲喂反刍动物,十二指肠内氨基酸的变化,是由于菌体蛋白氨基酸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是由于微生态制剂选择性地刺激了某种厌氧菌的生长。因为,瘤胃内不同种类的细菌之间在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上存在极大的差别,所以十二指肠氨基酸的变化是由于菌体蛋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2.4 对热应激的影响许多研究都发现,处于热应激的反刍动物,同时饲喂米曲霉和啤酒酵母能够降低体温。Wallentine(1992)报道,在泌乳早期,可使直肠温度下降。由此可见,饲喂米曲霉和啤酒酵母可以通过减轻热应激来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

    2.5 增加瘤胃微生物数量添加米曲霉和啤酒酵母都可增加瘤胃活菌的数量,增加范围为12%~46.1%,也可提高整段肠道的干物质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

3  结语
    
    微生态制剂为饲料和畜禽养殖业提供了一条高效、无害、无污染的新选择。它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注重环保的主流,只要能发挥其优势,很好地解决目前生产和应用中的问题,微生态制剂必将成为本世纪饲料添加剂中的主导产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