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营养的新概念】
刘建辉 洪成斌
译自《Feed International》February 200I,16~19 校
动物的维生东需要量是动态的,是随其基因型、生产性能高低、所用生产体系的不同而不同的,还随着人们对维生素功能更加深人的了解而不同。这意味者,维生素推荐量和维生素添加指南都需要经常更新。现在已经有了新的指南,其中的推荐虽是根据“最佳维生素营养”的长期概念加以更新的,这有助于营养师保证动物的健康和性能目标不因维生素供应量的问题而受害。
只有当动物有效利用了为生长、健康、繁殖和存活而通过日粮提供的养分以后才算是实现了最佳营养。虽然所有的养分,如蛋白质、矿物质和水,对于动物的功能都极为重要,但维生素却另有其独特作用。动物需要足量的维生素才能有效利用饲料中所有其它养分。此外,维生素还对动物的免疫应答具有重要作用。
家养动物的生产率随着育种和遗传的进展或房舍和管理的改迸而不断提高。集约化饲养体系不断造成代谢性和疾病性应激,提高了动物对维生素缺乏的敏感,很容易发生生产性能下降,这就必然提高了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此外,学者和营养师现在都一致认为,仅仅提供不至于发生缺乏症的最低量维生素并不能满足动物最佳健康和最佳生产性能对维生素的需要。但是,最佳维生素水平在每一个不同生产批次中都可能不同。各种因素,从动物的遗传和健康状态到管理方法和所用的饲料,都会单独或共同影响日粮的最佳维生素水平,而这就既会影响维生素的添加种类,又会影响维生素的添加水平。
“成本一效益”法
对营养师来说,采用“成本-效益”法应该可为饲料的维生素添加提供原动力。在饲料中添加必要维生素所花费的成本应相对于发生维生素缺乏导致性能下降所造成的损失来进行衡量。
营养师的主要困难在于他必须在多种维生素添加指南中进行挑选。如今,育种公司、国立研究机构和维生素供应商都提供自己的维生素添加指南。这些推荐量指南的设定方法都各不相同。虽然英国的农业研究委员会(ARC)和美国的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都定期出版各种动物的营养推荐量,这些资料对于配合商品日粮来说价值非常有限,原因是这些推荐且都是为防止临床缺乏症所需要的最低维生京水平。比如,NRC的推荐量根据的是大量受控研究的结果,因而常常没有考虑商品动物通常都会遇到的应激,但应激是会影响动物的营养需要量的。
营养师现在已经将应激和其它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因素考虑到了他们的饲料配方中。将NRC的推荐量和实际应用的添加量相比较,就可看出两者相差很大。营养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根据遗传、肉质等的要求等等来调整维生素添加水平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NRC维生素需要量水平在过去40年间仅有很小的变化。
事实表明,几十年前测定的维生素需要量很可能已不适用于今天的动物了。事实上大多数营养师都一致同意这一看法,因为大部分维生素的添加量都是NRC推荐量的5~10倍,其中以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B12、核黄素和时酸的添加量差别最大,而维生素K3泛酸、烟酸和维生素B6添加量的差别最小。不过,因为NRC、ARC和其它研究机构的添加量代表着动物维生素营养基础科学,所以这些添推荐量被用作了“最佳维生素营养"”概念的基础。
“最佳维生素营养”的应用
“最佳维生素营养”的目的是保持畜牧生产的商业竞争力:向日粮提供所有已知的维生素,使日粮维生素的水平能保证动物的最佳健康和最佳生产力,同时保证推荐的维生素量总是具有最佳的成本-效益比。为达到“最佳维生素营养”所需的维生素添加水平一般都高于预防临床缺乏症所需的水平。最佳添加水平补偿了应激因素,从不会发生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导致动物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水平下降的信况。
“最佳维生素营养”的成本-效益概念是:维生素添加水平能安全地满足而不超过最佳健康和生产力水平的需要。在这方面,有一些特殊的概念。
1、“动物平均反应”是指动物对维生素摄人量的任何平均生产力反应和健康水平反应,比如生长效率,繁殖性能或免疫力水平;
2、“维生素总摄大量”是指动物从日粮所含所有维生素源(添加的和饲料中原有的)中摄人的维生素总水平;
3、“维生素不足或临界摄大量”是指维生素摄人量低到使动物有发生临床维生京缺乏症的危险,这样的维生素摄人量水平通常低于NRC的推荐水平;
4、“次佳摄大量”是指动物的维生素摄入量能防止动物发生临床维生素缺乏症,这样的摄入量水平通常符合或高于NRC发表的维生素需要量水平但不足以保证动物的最佳生产力和最佳健康水平;
5、“最佳摄大量”是指能抵销彤响动物性能的不利因素从而帮助动物达到其最佳健康水平和最佳生产力水平的维生素摄大量水平;
6、“维生素添加过量”是指仍然安全但不经济的水平。在实际条件下,只有维生素A和D会在动物引起中毒。
维生素的摄入和利用
除了一些不利因子可可影响动吻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之外,还有一些因子可影响动物对维生素的摄大量和对维生素的利用,其中包括栽种方法对饲料作物质量的杉响,饲料作物的收获、加工和贮存条件。饲料中维生素含量和生物利用率的固有变异也有不利影响。最后,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采食量降低也都可直接减少维生素的摄大量。
影响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有生产水平和生产类型、房舍(特别注意是否舍饲)、应激、疾病和其它环境条件(如炎热和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维生素拮抗物以及限制甚至阻断维生素作用的某些药物。动物对添加维生素的最佳反应随影响因素的强弱而不同。例如,对于轻微的疾病来说,较低的维生素添加率就够了,但在疾病严重时就需要添加较高水平的维生素。
商业生产条件下调节维生素需要量的基本原理
测定动物最佳维生素营养的多数研究都进行于大学研究室中相当好的条件之下。然而,对于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农民来说,有用的应该是控制良好的大学研究中获得的知识和从现场观察中获得的经验这两者的结合。控制良好的大学研究和实际生产条件下的研究都产生了相当多的新数据。最近的研究包括
●Stahly等(1995)关于不同剂量B族维生东对生长肥育猪的作用;
●Bird和Boren(1999)关于维生素E对溶剂的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Svendsen(2O00)关于生物素对乳用母牛生产性能和蹄匣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严酷的经济条件使得人们想出了在屠宰前的一段时间内撤去动物日粮中维生素的做法。然而,最近的研究证明了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好的(Den-him和Teeter,1996)。研究人员己经得出结论认为,宰前7天期间撤去动物日粮中的维生素并非没有不利的经影响。因此,任何新版的维生京添加指南都应该反映关于维生素营养的全部新发现。
商品生产中动物对维生东的实际需要量有很大变异,有一本最新的维生素添加指南就介绍了不同的维生素添加范围。这有助于营养师将维生素水平和动物的反应保持在最佳水平,因为这一最佳水平在同种动物和同群动物中不同个体之间都有不同,在同一饲养场中每一天也都会不同。维生素添加量的范围应该根据广泛的大学研究、现场研究、发表的需要量数据以及
实际经验来确定。维生素的添加水平应能抵消大多数影响动物维生东需要量的因京。但是,营养师还应考虑极端的饲料加工条件(比如用蒸汽和机械剪切进行超级调质)可能降低维生素的效价。
在任何情况下,按照“最佳维生素营养”的推荐量来添加维生素,对于为动物提供最佳维生素营养来说,总是最安全和最经济的方法,并且对于农民来说可被认为是一种“保险”。因为,这样添加维生素就可最大限度地减小不利营养因子的影响,比如饲料中天然维生素含量的变异、应激等等的影响。畜牧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会随着社会和消费者的需要、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方式系统等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应该经常检查维生素的添加水平。
“最佳维生素营养”的概念总是将维生素添加的成本与维生素缺乏或生产性能下降造成损失的风险结合起来考虑。按照根据"最佳维生素营养"确定的维生素添加指南而行事时,就可确保维生素不会成为动物发挥其遗传潜力的限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