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姚斌副研究员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研究开发了一种目前世界上尚属空白的新型的饲料添加剂——中性植酸酶。它主要应用于淡水鲤科鱼类饲料,能使鱼类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提高60%,减少饲料中无机磷的添加量,降低饲料成本;能使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减少40%,减轻植酸磷因不能被动物有效利用而直接排出体外所造成的磷污染;还可降低植酸盐的抗营养作用并提供营养物质——肌醇,对提高鱼类的生产效益、品质及降低饲料中植酸磷对环境的污染有重要意义。
该成果分离到的个性植酸酶NPHYA具有独特的优良性质。在pH值为3~8的范围内均能维持较高的酶活性,其最适FH值为5.5~7.5;能耐受80℃~90℃的高温,最适温度为55℃;能够耐受饲料制粒高温,又能在动物较低温度的体内环境中发挥高效率。
该成果成功地利用安全性好、发酵工艺成熟的酵母来高效表达、生产植骏酶。重组酵母表达的中性植酸酶量稳定达到5.2×105U/m1发酵液以上,比原始的天然菌株Aspergillus sp.98提高了4000倍以上,比专利中报道的且国外正在用于生产的畜禽用酸性植酸酶的基因工程曲霉高近1倍。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