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乙酸钠(sda)及其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胡新岗  黄银云  徐婷婷

    双乙酸钠(Sodium Diacetate,简称SDA),又称二乙酸钠、双醋酸钠,商品名为Vita-crop(维他可乐波),是一种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的新型食品饲料防毒剂、酸味剂和改良剂,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定为安全物质,具有高效防霉、防腐、保鲜、提高适口性,增加营养价值、助生长等功效,现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

1   双乙酸钠的理化性质

    双乙酸钠是乙酸和乙酸钠的分子复合物,由短氢键缔合。其分子式为 CH3COONa·XH2O;分子量为142(无水);外观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易溶于水和乙醇;熔点96℃;略带乙酸气味;常温可保持一年,150℃以上完全分解;10%的溶液 PH值为 4.5~5.5;结晶水含量小于4 %;密度1.50。

2  双乙酸钠的营养生理功能

    自然状态下,双乙酸钠会缓慢释放出乙酸。乙酸可有效地渗透到霉菌组织的细胞壁,干扰细胞间酶的相互作用,可使细胞内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抗菌防霉作用;乙酸是参与畜禽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乙酸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由血液送到代谢组织的细胞浆中,在乙酸辅酶A合成酶的催化下转化成乙酸辅酶A,而乙酞辅酶A是糖、脂肪酸、氨基酸分解进入呼吸链的活性形式,通过它上述物质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SDA有促进畜禽机体物质代谢的作用;乙酸是反刍动物合成脂肪的重要前提物质。它有利于牛奶脂肪中短链脂肪酸的形成,提高牛奶的乳脂率。也可改善瘤胃内环境,有利于瘤胃内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促进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提高产奶量;乙酸在消化道内可解离出氢离子,可作为饲料酸化剂;乙酸钠具有令畜禽愉快的醋酸味,可以与一些甜味剂配伍成适口性较好的饲料调味剂;乙酸能抑制霉菌、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可防止贮藏的食品和饲料发霉、腐败,从而起到防腐、保鲜效果。

3  双乙酸钠的使用安全性

    毒性试验小鼠口服致毒量 LD50为 3.311g/kg,大鼠LD50为4.968g/kg,属低级毒,其致畸、致癌及致突变试验均为阴性。蓄积毒性试验表明其无明显临床中毒症状,病理组织学检查未发现有意义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双乙酸钠在人和畜禽体内的代谢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适量应用对人和畜禽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对环境和生态也无污染。畜禽每日允许摄取量为0~15毫克每千克体重。

4  双乙酸钠使用注意事项

4.1  合理保存

    双乙酸钠分解后,可散发出烟气及刺鼻性酸味,宜密封保存在干燥、阴凉处,防晒、防潮。保质期一般为两年。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应避免高温,防止双乙酸钠分解而降低使用效能。

4.2  正确使用

    使用时,应将双乙酸钠加工成浓溶液均匀洒于饲料中,也可将其与其它微量添加剂充分混合后再均匀拌入饲料。试验表明双乙酸钠作为防霉剂,用粉碎形式添加时,防霉效果优于液体添加形式,而微粉形式更有效,比液体添加形式防霉效果高一倍,若与苯甲酸钠等混合使用效果更好。研究表明,饲料含水量相同时,加量越多,安全贮存时间越长,当水分增加时,其添加量也应增加,一般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为0.1%~O.8%。

5    双乙酸钠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5.l  双乙酸钠作为防毒剂的应用

    双乙酸钠添加于青贮饲料中,能有效抑制霉菌生长,改善青贮品质,达到保鲜目的,在青贮饲料中添加2%~4%的该物质,可使青贮饲料在 PH为4.08时延长贮存期21天以上。葛政华(1994)将0.2%左右的双乙酸钠添加于青贮黑麦草饲料中,经过5个月储藏后,霉菌总数为对照组的十分之一,黑麦草基本保鲜,表明黑麦草饲料中添加双乙酸钠后防腐有效;曹文涛等(1999)在双乙酸钠对霉菌的抑制试验中发现,双乙酸钠的防霉效果比传统的山梨酸防霉效果好。另外,双乙酸钠对根霉和木霉的防霉效果比对青霉和曲霉的效果好,依次为:黑根霉大于木霉大于扩展青霉大于黑曲霉和黄曲霉;梁亮等(1998)报道,在含水量为22%的谷物中添加0.75%的双乙酸钠后,防霉能力比对照组提高20倍。另据报道,在含水量21.5%的谷物中,添加 0.1%~0.8%的双乙酸钠,贮存期可由3月延长至9个月以上。

5.2  双乙酸钠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据廖晓松等报道,饲料中添加 0.5%的双乙酸钠可使断奶仔猪日增重比不添加提高5.8%,饲料转化率提高7.0%,并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而由于双乙酸钠价格便宜,可明显降低单位增重所需饲料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黄玉德等(1998)报道,在断奶仔猪日粮中分别添加 0.1%、0.2%、0.3%的双乙酸钠,试验结果发现,添加 0.l%组仔猪日增重比对照组平均提高9.21%(P<0.05),0.2%也是双乙酸钠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最佳添加量。同时,双乙酸钠还可显著减少仔猪的腹泻。上海化工研究所对85日龄杂交猪进行饲喂试验,试验期71天,试验组添加双乙酸钠0.3%,结果试验组猪食欲旺盛,毛色亮泽,瘦肉率比对照组提高2%,膘厚比对照组降低0.2 厘米,骨髓重降低1.46kg。

5.3              双乙酸钠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杨岩等(1993)报道,33头黑白花泌乳母牛40天的饲养试验请注册,试验组每天喂双乙酸钠186克,每天3次,结果表明试验组乳脂率提高10.25%,产奶量提高10.2%。黄玉德(1997)在以干谷草为主的混合干草、青贮玉米秸和精料构成的奶牛日粮中,分别添加占日粮精料量0.l%、0.2%、0.3%的双乙酸钠,试验组显著提高了产奶量和乳脂率,饲料转化率提高明显,以添加0.3%效果最佳,经济效益增加显著。石传林等(1999)用双乙酸钠保护的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的试验表明,该饲料少腐烂,质地松软,适口性好,奶牛喜食。同时,试验组平均日产量提高8.5%,乳胀率提高近 10.1%.Weeb(1992)等用荷斯坦犊牛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犊牛代乳料和开食料中添加1%的双乙酸钠显著提高了犊牛夏季35日龄体重和冬季70日龄体重,并缩短冬季的腹泻时间。林治文等(1992)试验表明,给奶牛饲喂双乙酸钠可提高产奶量和乳胀率。

5.4  双乙酸钠在鸡生产中的应用

    双乙酸钠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增殖,增强鸡的抗病能力,提高各龄鸡的成活率。杜学谦等(1993)在蛋雏鸡饲料中添加 0.5%的双乙酸钠, 8周后成活率提高2.34%,20周成活率提高4.94%,在成年鸡饲料中添加0.5%,可提高产蛋率4. 94 %,在商品蛋鸡饲料中添加双乙酸钠,死亡率降低0.79 %,平均体重提高4.8%,耗料降低 4.3%。杨晓红(1998)认为,双乙酸钠对细菌和真菌毒素等导致的鸡下痢、腹泻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能促进育肥鸡的生长,提高产蛋鸡的产蛋量。

5.5  双乙酸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水产养殖中添加双乙酸钠,可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并能改善水质,减少疾病发生。黄玉德等(1998)在鲤鱼饵料中添加 0.l%、 0.2%、 0.3 %的双乙酸钠,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6.15%~15.11%,饵料系数降低了0.21%~0.27%。刘云香等(1999)报道,在鲤鱼饵料中添加0.3%双乙酸钠,能提高鲤鱼的增重率,降低饵料系数。

6  小结

    双乙酸钠因其较强的杀真菌能力,能有效防止各种饲料的霉变,作为防腐剂效果优良。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饲料利用率,有效提高鸡的成活率和蛋鸡的产蛋量;增加育肥猪瘦肉率和母猪的产仔数,防止猪腹泻;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等。此外,双乙酸钠也可用为调味剂,随着对其应用研究的深入,其价值也将越来越凸现。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