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奶牛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过多能引起中毒,过少则引发疾病,唯有适量方能促进牛体的正常发育和生产。
硒在土壤中多以元素硒和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形式存在,不溶于水,不为植物所吸收。碱性土壤中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可缓慢地转化成可溶性亚硒酸钠盐供植物利用。但是,在酸性土壤和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作物含硒量少,奶牛最易患硒缺乏症。
VE多存在于青饲料和植物的胚乳中,麦胚油含VE最多,豆类及蔬菜中含量亦很丰富,晒干、烘烤、霉败、酸渍、氧化都能使其破坏。但VE在无氧条件下对热稳定,甚至加热至200℃以上也不被破坏。但对氧十分敏感,极易被氧化。
硒和VE一样在牛体内不可缺少,缺少会发生硒—VE综合缺乏症。该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据报道,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
犊牛发病的共同症状是:贫血和心衰。剖检主要表现为骨骼、肌肉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多呈现苍白色和鱼肉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用抗菌素治疗无效,只有应用亚硒酸钠治疗才能奏效。
实践证明用亚硒酸钠来防治犊牛硒—VE缺乏症是安全可靠的,采用0.1%的浓度较为合适。如有可能应在一个月后按计量标准重复注射一次,对犊牛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若在缺硒地区,对怀孕奶牛提前使用亚硒酸钠,对胎儿和母牛均是有益的,可以预防该病。
硒存在于牛机体所有细胞、肝、肾和肌肉中,以生殖器官含量最高。硒的主要作用在于破坏过氧化物;VE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护组织免受过氧化物质的损害,两者能防止细胞结构和脂膜免受破坏,保护膜的完整性,且在肠道对细菌有屏障作用。因此,当组织中硒和VE耗竭时,抗过氧化物损害的保护作用丧失,骨骼肌、心肌、肝细胞、血管内皮组织受过氧化物损害而变性、坏死,从而导致一系列病理反应。
硒和VE是提高奶牛繁殖率和生产力的重要物质,当硒和VE缺乏时,母牛表现不规则发情或根本不发情,受胎率低,受胎的也不能正常发育,造成流产或死胎,存活的犊牛体质也不健康。实践证明,冬春季节长期无青绿饲料供给时,给妊娠后期母牛和新生犊牛注射亚硒酸钠,对提高母牛繁殖率、犊牛成活率有良好的作用。若将硒和VE加入饲料中饲喂,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100kg饲料加入0.022g无水亚硒酸钠,同时每千克饲料加入20-25IU的VE)。
应用硒应注意的事项
①防止中毒。长期缺硒的奶牛比正常奶牛对硒的毒性更为敏感。硒对犊牛的最低致死量为每千克体重0.9mg,比有效治疗剂量大15倍。只要不疏忽大意,不致发生中毒。
②饲料中蛋白质必须在20%以上,蛋白质含量过低可能影响硒和VE的使用效果。
③单用VE效果不佳,需和硒合用。
④硒不能连用,以防止蓄积中毒,以20~30天注射1次为宜。
⑤配药时要做到剂量准确,混合均匀。
⑥给大群奶牛注射时,应先给少数牛注射,确认无问题时再全群进行。硒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呕吐、厌食、呼吸困难和昏迷,多于24~48小时死亡。剖检主要变化为肺水肿、心内外膜出血、肝脂肪变性、肝小叶中央坏死。因此,当发生中毒后应立即用新胂凡钠明(914)按每千克体重0.01g静脉注射,蛋氨酸0.05~0.1g加VE注射也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