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多年来,“饲料添加剂”这个词对于广大农民已不陌生,而越来越熟悉了,养殖户几乎天天都在用它。
饲料添加剂是配合饲料的核心,是为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或改善饲料品质,促进动物生产,保障动物健 康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质,有营养性和非营养性两类。�
在配合饲料中,添加剂用量虽小,作用却不小,它是保证配合饲料质量的关键。可以说,没有添加剂就没有现代化的饲料工业,就没有现代化的养殖业。�
广大养殖户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主要是预混合饲料添加剂,简称预混料或预混剂。预混剂在饲料中的使用量通常为0.1%~1%。预混料是由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如市场上常见的500克一袋的生长素、多种维生素、维生素AD3粉、土霉素添加剂等等,都属此类。�
我国《兽药管理条例》规定,药品(含饲料药物添加剂)不得直接加入饲料中使用,必须将其制成预混剂。用什么规格的添加剂,要根据实际情况,例如多种维生素,有的每吨饲料中才添加100克~200克,如北京华罗多维、天津市海奥斯营养研究所兽药厂的强力多维以及进口品质维他胖等。而有的每吨饲料要添加5千克,如目前市售的500克一袋的蛋鸡多维,每袋1.5元~2元,在饲料中添加0.5%。一般较大一些的饲料厂,设备较先进,混合均匀度高,可用前者。而对于小型饲料厂和没有混合设备的养殖户,则用后者更方便。�
还有一类叫作“料精”的产品,近年来发展很快,它是由微量的添加剂(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某些药物等)加钙、磷、食盐和部分动物蛋白(如鱼粉)组成。料精在饲料中的使用量通常为2%—6%,与谷物和饼粕原料配合使用。它是介于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和浓缩饲料之间的一类产品,比较适合小型饲料厂和养殖户使用。目前这类产品发展很快,如北京康地、天津正大、天津海奥斯营养研究所等都生产。�
广大养殖和小型饲料加工厂,由于设备和技术条件所限,不宜直接使用添加剂原料,而应使用预混剂和料精。因为一般添加剂用量都很小,如有些微量元素盐类(碘化钾及亚硒酸钠)和维生素(叶酸、B12),在一吨饲料中才只允许几克。养殖户或普通小型饲料厂不易混匀和准确称量,不但影响添加剂的使用效果,甚至可造成动物中毒。因为有些原料是剧母的,如亚硒酸钠,一吨饲料中加入5克就会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另外,添加剂原料种类很多,光是维生素就有13种,再加上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原料,不下20几种,直接使用非常麻烦。因此,通常在专门预混剂加工厂由特殊设备和专门技术人员来作这些工作,不但称量准确,混合均匀,还通过加载体、稀释剂、抗氧化剂、抗结块剂等科学处理,使添加剂更稳定,更适用。�
天津市目前有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生产企业84家,经销单位100多家。生产的饲料添加剂品种很多,有些产品的商品名称不同,但成分却相同,如市售的“畜禽康”(商品名),实际上是5.0%的喹乙醇预混剂。这就需要在使用前认真看使用说明书,避免重复添加。有些产品名称相同,但成分却相差甚远,如同样叫“蛋鸡多维”,则不同的产品中所含维生素的种类不同,有的含13种,有的含10种,还有的仅含8种,各种维生素含量也相差很多。当然价格也不一样。在选用时就应根据需要,既考虑价格因素,又不能一味图便宜,主要看效果。并选择信誉好的厂家的产品。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饲料添加剂大体上有以下几类。
⑴氨基酸 蛋氨酸、赖氨酸、复合氨基酸。
⑵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维生系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系C、烟酸、泛酸钙、叶酸、生物素、吡哆醇、氯化胆碱。预混剂有蛋多维、肉鸡多维、雏鸡多维、猪用复合维生素、高效多维、维生素AD3粉。
⑶微量元素 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亚硒酸钠、碘化钾、氯化钴。预混剂有蛋鸡生长素、肉鸡生长素、猪用生长素、高效微量元素、兔用生长素。
⑷抗生素 土霉素、金霉素、北里霉素、杆菌肽锌、泰农、优素精、速大肥。
⑸抗菌促生长药物 喹乙醇。
⑹驱虫药 球安、克球粉、速丹、欲可胖、得力肥素、球净、加福。
⑺调味剂 糖精钠、谷氨酸钠、得卡肥、美味香、大帝香、乳猪香、速酸肥。
⑻酶制剂 福美多、八宝威、溢多利、妙酵素、艾维生1500、保增乐。
⑼中药 健胃散、催肥散、管囊散、大蒜素。
�⑽抗氧化剂 抗氧喹、虎皮灵、克氧。
�⑾防霉剂 丙酸钙、克霉灵、霉敌、除霉净。
不论在商品广告上把某种饲料添加剂描绘得多么特别、多么高效,但它只有在适合动物的生理需要和营养供给平衡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特定的作用。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缺什么补什么。动物不缺的,补了也没用,甚至还有害。另外,光补其一,不补其二,营养不平衡也不行。总之,添加剂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有些夸张的广告是不科学的。�
我国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推广起步晚,是在70年代中后期才在生产中开始应用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饲料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饲料工业的核心,可以说近二十年来畜禽饲养效率的迅速提高,也是和研制与使用饲料添加剂分不开的。
我国目前饲养业商品率和饲料转化率与一些发达国家比还较低,饲料质量差是重要原因之一,其中由于饲料添加剂工业薄弱,水平低,应用不普及、不规范又是制约饲料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已批准使用的饲料添加剂约200多个品种,大部分仍依靠进口。
使用药物添加剂时,对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要求必须十分严格。药物添加剂决不可滥用,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某些药只限定某些动物使用,并且有的有停药期要求。据报道,1990年底我国销往日本的鸡肉,由于有药物残留,被退货3000余吨,停止出口半年之久,少出口两万余吨,使我国贸易部门和生产厂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使用添加剂的安全性,一些发达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出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的种类、剂量、时间等,以保证所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在畜产品中残留量及抗药性不致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现已有些国家使用某些激素和药物给儿童健康造成危害。例如用雌性激素乙烯雌酚作肉牛的促生长剂,人长期食用含有雌激素残留的牛肉,引起幼女早熟。1979年美国已下令停止使用乙烯雌酚作肉牛饲料添加剂。随着近年来我国肉牛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有人也在寻求使用激素来促进牛生长,研制了激素类似物产品。广大养殖户绝不可能滥用激素类产品,必须首先弄清楚其安全性。
在添加剂的保存方面也要注意。在潮湿高温季节,维生素效价降低很快;光线也可加快维生素分解。例如,35℃时,贮存一个月,预混剂中的维生素A保存率仅为14.78%。所以维生素应严密包装、避光保存,一是用不透光的材料包装,库房最好也不要有明窗;另外贮存时间也不要太长。购买含维生素的产品时,要注意看生产日期,最好买新出厂的,决不可买过了保质期的产品。
微量元素添加剂比维生素稳定,贮存时间可以较长,但是包装也要严密,如果不严则会吸潮,甚至结块。另外,微量元素中的碘化钾容易分解,碘挥发造成损失。微量元素中的硫酸亚铁,高温高湿季节暴露在空气中会变成红色(铁锈色),则表明其中的亚铁被氧化成了高价铁,高价铁不易被动物吸收利用。在购买生长素(微量元素)时,一要看其流动性是否好,不应结块,二要看颜色,不应呈铁锈色。
微量元素原料多为硫酸盐,是较强的氧化剂,所以不能和维生素混在一起,否则会破坏维生素,使维生素效价降低。在使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配饲料时,不要把二者先混在一起,而是单独分别往饲料中添加,这样,大量的饲料起稀释作用,可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颗粒彼此隔开,减少接触也就减少损失。
总之,不论是何种添加剂预混料,为了减少活性成分损失和延长贮存时间,应在包装和仓库创造低温、干燥、遮光和密封的条件。打开包装的产品应尽用完,用不完时要重新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