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对国内部分进出口企业监测,2006年我国进出口量较大的初级产品价格总体呈上升走势。预计2007年主要初级产品进出口价格继续上升,不同品种走势各异。
一、2006年我国主要初级产品进出口价格情况
2006年,受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我国主要初级产品进口价格呈上升走势,绝大多数商品进口价格都有所上涨,尤其是原油、氧化铝、铜矿砂、天然橡胶等进口价格涨幅较大。
(一)大豆进口价格下降,食用油、棉花、粮食进出口价格上升。在国际市场大豆价格走低的影响下,我国大豆进口价格平均为2326元/吨,比上年下降约8%。从全年情况看,前三个季度进口价格延续去年跌势,四季度小幅回升,12月份进口价格达到每吨2578元,比上年同期上涨6.13%。
食用油进口价格稳步上升,豆油和棕榈油进口价格分别为4800元/吨和3900元/吨,同比分别上升3%和7%。12月份,豆油和棕榈油进口到岸价格分别为6424元/吨和5129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51.1%和32%。
棉花进口价格波动上涨,全年进口价格为11433元/吨,比上年上涨8.2%。12月份进口价格为12100元/吨,同比上涨9.83%。
我国小麦、大米进口价格及玉米出口价格波动中小幅上升,全年平均价格分别为1875元/吨、3213元/吨和1110元/吨,同比分别上升1.3%、3.8%和3.5%。
(二)原油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前8个月我国进口原油价格随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上涨,8月份进口价格上涨到71美元/桶的历史高价,比上年底上涨了32%,此后连续回落,12月份的进口到岸价格为54.4美元/桶,比8月份下降了23.4%,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年原油进口到岸价格仍达到63美元/桶,与上年比上涨了23%。
(三)有色金属进口价格大幅上涨,钢材、铁矿石进口价格下降。铜材进口价格逐月上升,年底达到56260元/吨高价,同比上涨了60%,全年进口价格为46500元/吨,与上年比提高48%。氧化铝进口价格先涨后跌,12月份进口价格为3243元/吨,同比下降了17.3%,但全年进口价格仍比上年上涨21%达到4248元/吨。铜矿砂进口价格冲高回落,全年进口价格为15336元/吨,年涨幅达85%。
钢材、铁矿石进口价格小幅下降。钢材进口价格呈先涨后降走势,全年平均价格比上年小幅下降。如热轧薄板,年初开始进口价格连续小幅上升,7月份达到4328元/吨,12月份回落至3786元/吨,比7月份下降12.5%,全年进口价格比上年下降3.5%。铁矿石进口价格波动走低,12月团矿进口价格为551元/吨,比上年底下降7%,全年进口价格为600元/吨,比上年下降4.3%。
(四)化工产品进口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我国进口天然橡胶价格为15720元/吨,比上年上涨21.3%。聚乙烯、聚氯乙烯、ABS树脂进口价格分别为10500元/吨、7200元/吨和21400元/吨,全年涨幅分别约为12%、5%和8%。
尿素、氯化钾进口价格小幅上涨,全年尿素进口价格为1850元/吨,氯化钾进口价格为1750元/吨,比上年略涨1-2%。
此外,我国生丝、水泥出口价格分别为236元/公斤、315元/吨,年比分别上升28.5%和3.6%;焦炭、煤炭出口价格分别为1110元/吨、415元/吨,年比分别下降9.8%和1.6%。
二、2007年主要初级产品进出口价格走势分析
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仍将保持4.9%的较高增长率,对初级产品需求继续增加。我国主要初级产品进出口价格将继续有所上升,不同品种走势各异。
(一)粮、棉、油等农产品及铁矿石、天然橡胶等部分工业品进口价格将上升。根据美国农业部近期的预测,2006/07年度全球粮食将产量减少2.2%,库存大幅下降19.6%,特别是在生物能源需求的拉动下,玉米市场面临较大的供应缺口;棉花市场面临连续第二个年度产量低于消费;大豆需求增长,工业用食用油需求大幅提高,总体需求高于产量。目前,我国有关进口企业已经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商达成上涨9.5%的协议;同时,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大国大力推进橡胶工业化,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出口的措施。今年国际市场粮食、食用油、棉花、大豆、铁矿石、天然橡胶等产品价格将保持上升走势,带动我国相应产品进口价格提高。
(二)原油、铜、铝等进口价格有望高位回落。今年,国际原油市场供应和库存充足,需求增长低于预期,给原油市场价格带来向下的压力。同时,今年以来全球股市、汇市收益增加,对投机资金的吸引力有所增强,对原油市场上的投机资金产生分流作用,原油的政治、投机溢价将受到持续挤压。预计今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将呈高位波动走势,全年价格水平有可能低于上年,我国进口油价也将小幅回落。
预计今年全球市场精炼铜、氧化铝产能会有大幅增加,将处于供大于需的状态,市场价格有望回落,麦格里银行预计铜价将大幅下降14.5%至6100美元/吨,氧化铝价格将下跌至220美元/吨,带动我国铜、铝进口价格下降。
(三)部分产品出口价格将继续有所上升。今年国际市场对我国玉米、焦炭、煤炭、水泥、生丝等初级产品的需求有望继续增加,出口价格将有所上升。受全球玉米市场供求趋紧价格趋升影响,我国玉米出口价格仍将上涨;国际市场对生丝的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将推动我国生丝出口价格提高;受国内安全、环境治理使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今年煤炭出口成本增加,将推动出口价格上升。同时,与国际市场价格相比,我国焦炭、水泥、生丝等产品的出口价格偏低,也使出口价格有一定上升空间。
但也要看到,国际市场还存在一些影响我国进出口价格变化的不确定因素。首先是国际原油市场价格走势尚难完全确定,OPEC组织 "限产保价"、中东安全局势、伊朗核事件等,都有可能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势产生新的影响。其次投机资金炒作也是影响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变化的不确定因素,今年投机基金仍可能利用地区安全、气候变化、供求形势等进行炒作,造成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进而对我国进出口价格产生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预计今年我国粮食、食用油、棉花、大豆、铁矿石、天然橡胶等产品进口价格呈上升走势,原油、铜、铝进口价格有望回落,焦炭、煤炭、水泥、生丝、玉米等出口价格有所上涨。目前,我国对一些产品的进口需求仍然较大。据预测,今年我国大豆、豆油、棉花、铁矿石等的进口量分别约3200万吨、170万吨、350万吨和3.55亿吨,OPEC预计今年我国原油日需进口371万桶。对此,有关部门及企业应注意掌握国际市场价格动向,把握好进出口节奏和时机,避免发生竟相哄抬进口价格现象。同时,要建立有效的进出口价格预警与储备调节机制,着力提高对我国进口量大的产品的国际市场影响力,减少可能受到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