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亚油酸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共轭亚油酸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魏宏阳,王加启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100094)

摘要:共轭亚油酸是亚油酸的一组构象和位置导构体,具有抗癌、降低胆固醇、强化免疫、改善肉品质、抑制脂肪沉积等生物学功能。反刍动物来源的食品是共轭亚油酸最主要的天然来源。

关键词:共轭亚油酸;生物学功能

中国分类号:Q5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236(2002)03-0014-03

1亚共轭亚油酸的结构

共轭亚油酸(CLA)即共轭十八碳二烯酸,是亚油酸的一组构象和位置异构体,这些异构体的共同特征为2个双键直接通过1个碳-碳单键连接,没有被亚甲基隔开。CLA的双键在碳链上有多种位置排列方式,包括8-10,9-10,10-12和11-13等,每种位置上又存在cis-cis,cis-trans、trans-cis和trans-trans 4种构象异构体,因此CLA的种类十分丰富。在人类和动物中,最主要的CLA异构体为cis-9,trans-11十八碳二烯酸(Parodi,1977;Chin等,1992),被命名为瘤胃酸(Kramer等,1998)。

2共轭亚油酸的来源

2.1天然来源许多食物中含有CLA,不过其含量都很低(Chin等,1992)。反刍动物来源的食品是最主要的CLA天然来源,并且主要是具有生物活性的cis-9,trans-11异构体(Parodi,1977)。Fische等(1998)从德国市场收集139种食品测定CLA的含量,结果显示牛乳和牛乳制品脂肪酸的CLA含量在4~17mg/g之间;羊肉脂肪酸的CLA含量为12mg/g,明显比其它肉类的含量高;鱼类脂肪酸的CLA含量在0.01%~0.09%之间,而在植物油脂和人造黄油中没有检测到CLA。反刍动物脂肪富含CLA的根源在于亚油酸和亚麻酸在瘤胃受到微生物作用发生氢化反应,产生CLA异构体和trans-11油酸等中间产物,trans-11油酸可在体内去饱和酶的作用下生成cis-9,trans-11CLA。Riel(1963)总结许多研究结果发现牛乳脂肪酸的CLA含量在2.4~28.1mg/g之间,Chouinard等(1999b)通过真胃灌注CLA曾使乳脂CLA含量达到63.6mg/g,不过普通牛乳脂肪酸的CLA含量在3-6mg/g之间(Kelly等,1998)。

2.2           人工合成以亚油酸或富含亚油酸的植物油为底物,通过碱催化的异构化反应可合成CLA。最初人工合成的CLA是多种异构体的混合物,正要含有cis-trans、trans-cis异构体和少量的cis-cis、trans-trans异构体。最新改进的合成工艺可使CLA更加纯化,cis-9,trans-11和trnas-10、cis-12异构体的含量超过50%,非CLA成分低于1%。但目前,人工合成CLA仍然是多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大量分离纯化得到单个异构体的技术难题尚未解决。

3共轭亚油酸的生物学功能

CLA的生物学功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尚未对CLA的功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已知的功能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抗癌、降低血液和肝脏胆固醇、强化免疫、促生长、改善肉品质、抑制脂肪沉积等。

3.1抗癌作用抗癌作用是CLA最引人注目的功能。Pariza等(1985)发现生的和煎牛肉粉末中含有抑制突变的成分,具有抗癌变特征。Ha等(1987)经纯化鉴定确认此成分为4种CLA异构体。此后的动物模型中针对表皮癌(Ha等,1987)、乳腺癌(IP等,1991,1994)所做的研究显示,CLA对这几种癌细胞的化学诱导生成有抑制作用,且可抑制癌变发生后的发展。体外法研究(Shultz等,1992;Schonberg等,1995)结果显示,生理浓度的CLA就可抑制一些人癌细胞系的分化。IP等(1991,1994)用老鼠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防止癌变发生的日粮CLA最低浓度为0.1%,在0.l%~1%的日粮浓度之间,CLA的抗癌作用随CLA剂量增加逐渐增强,日粮CLA浓度超过1%后,其抗癌作用不再提高。Hubbard等(2000)的研究结果显示,处于此浓度范围的日粮CLA使老鼠肿瘤的潜伏期延长,转移减少。IP等(1999)专门研究了富含CIA的天然黄油对乳腺癌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天然黄油与合成CLA的效果相近,使乳腺肿瘤减少了53%,这表明进食以cis-9,trans-11异构体为主的反刍动物乳脂和体脂CLA可发挥同样的抗癌效果。CLA的存在形式对其作用效果没有影响,游离CLA和三酰甘油中CLA的抗癌效果一样(IP等,1995)。

3.2降低血液和肝脏胆固醇在采食致动脉粥样硬化日粮的兔子(Lee等,1994)和鼠类(Nicolosi等,1997;Wilson等,2000)中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日粮添加CLA降低了血浆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浓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动。Gavino等(2000)报道,日粮添加CLA降低了老鼠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的含量,Stangl等(2000)也报道,采食添加3%CLA的日粮使老鼠肝脏胆固醇浓度下降41%,血清低密度胆固醇也显著减少了。Yang等(2000)研究结果表明,CLA抑制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这种酶可能与胆固醇的吸收有关。

3.3           抗氧化与改善肉品质关于CLA抗氧化作用的报道不一致。Ha等(1990)报道CLA可有效防止不饱和脂肪酸形成过氧化物。从CLA的结构看不出具有抗氧化活性,Ha等推测是CLA的一种氧化产物发挥抗氧化的作用,VandenBerg等(1995)和Banni等(1998)认为CLA只具有轻微地防止亚油酸氧化的作用。这是由于CLA对氧化更敏感,与亚油酸形成竞争造成的。另一些研究结果(Schonberg等,1995;Chen等,1997)却表明,CLA可以是一种氧化促进剂。一些研究考察了日粮添加CLA对肉品质的影响。Park等(2000)的研究结果显示日粮添加CLA可有效抑制猪肉冷冻贮存期间肌球蛋白的氧化,但对肉色没有影响。Du等(2000)报道CLA抑制鸡肉贮存期间的氧化,增加了肉色稳定性。不过,CLA的抗氧化作用不一定是通过其本身作为抗氧化剂实现的。Livirsay等(2000)报道,日粮添加CLA后,通过降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提高了鼠肝微粒体的氧化稳定性,其它一些研究结果(Du等,2000;Bee等,2000)也表明,添加CLA使体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下降。

3.4强化免疫CLA参与免疫系统调节,强化促有丝分裂剂诱导的淋巴细胞胚细胞样转变、淋巴细胞毒力和巨噬细胞杀伤力(Michal等,1992;Chew等,1997;Wong等,1997)。Sugano等(1998)和Yamasaki等(2000a)的研究结果显示日粮CL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脾脏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增加。在禽、大鼠和小鼠中,CLA可降低免疫刺激后骨骼肌的异化,同时又没有使免疫应答效应减弱(Cook等,1993;Miller等,1994)。Hayek等(1999)的研究结果显示1%的CLA使青年老鼠脾脏细胞的增生速度加快。

3.5抑制脂肪沉积  猪(Dugan等,1997)和老鼠(Park等,1997)日粮添加CLA,结果表明CLA能够抑制脂肪沉积,提高瘦肉率,这是由于抑制了脂肪组织的合成和强化脂分解造成的(Park等,1997;Yamasaki等,2000b)。West等(1998)通过给老鼠饲喂高脂和低脂CLA补充日粮发现,CLA通过降低采食量、提高代谢率和降低夜间呼吸商使体脂减少。Simon等(2000)给肉鸡饲喂含1.8%CLA(cis-9,trans-11与trans-10,cis-12的比例为1:1)的日粮使肝脏和胸部脂肪含量显著下降,蛋白质含量增加,大腿肌肉含量增加。Ostrowska等(1999)发现日粮CLA含量在0%~1%之间变化时,猪的脂肪沉积呈线性下降,最多达31%,日粮CLA含量为0.5%时瘦肉沉积增加最多,达25%。Zambell等(2000)在女性人群中研究CLA的减肥效果,没有观察到CLA对脂肪沉积、脂肪比例、能量消耗和体组成的作用。Chouinard等(1999a,b)和Kraft等(1999)报道,真胃灌注CLA使乳脂产量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为40%一50%。这些研究使用的CLA为几种异构体的混合物。

    Bauman等(1998)认为CLA对乳脂或体脂合成的影响是由于那些含有trans-10双键的异构体造成的。Baumgard等(200O)通过真胃灌注cis-9,trans-11和trans-10,cis-12异构体研究了不同异构体对乳脂的影响,发现cis一9,trans-11异构体对乳脂含量和产量没有影响,而trans-10,

cis-12异构体使乳脂含量和产量分别下降了42%和44%。

Brodie等(1999)发现CLA抑制3T3-L1脂肪组织前体细胞融合前和融合后的分化以及融合前的增生。Evans等(2000)发现CLA在体外培养试验中抑制脂肪前体细胞增生,减少三酰甘油聚集,诱导脂肪细胞凋亡。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CLA影响脂肪代谢的机理。

4  结论

    现有研究确认CLA具有抗癌、降低血清胆固醇、强化免疫、改善肉品质、抑制脂肪沉积等生物学功能,但CLA发挥这些生物学功能的作用机理还处于研究之中。

    反刍动物来源的食品是最主要的CLA天然来源,而且cis-9,trans-11的比例在90%以上,这为开发功能性反刍动物食品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