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链脂肪酸对哺乳断奶体重及哺乳期成活率影响的试验

    目前,为了投养猪生产场主所好,不少厂家都在生产中链脂肪酸,目的是想解决初生仔猪成活率低的问题。就目前这种情况,我们用中链脂肪酸产品在生产中做了对照实验。希望广大用户不要进行无效的投入。

    在工厂化养猪条件下,由于母猪存栏数量多,母猪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饲养管理、妊娠期的营养、母猪健康、每胎产仔数等原因,在新生仔猪群中始终有一些仔猪的初生体重较小,这部分仔猪通常断奶体重也小,影响全群断奶仔猪的整齐度及哺乳期成活率,并对后续生产产生一定影响。

    新生仔猪体内一般只有1-2%脂肪,且大部分是细胞膜成分,作为能源的血液游离脂肪酸量很低,初生时才100微克/100毫升,仔猪生后通常从母乳中获取脂肪以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母乳中含有0.16-0.67%的中链脂肪酸,当母猪分娩仔猪头数较多或母乳不足时,脂肪的供给就有一定的问题,初生体重较小的仔猪的生长发育首先就要受到影响。仔猪消化生理的研究表明,出生后的仔猪消化道,可以消化中链脂肪酸供应机体热量,因此补充这类产品有望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但对给哺乳仔猪补充中链脂肪酸有否效果,目前还有不同的看法,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对初生体重较小的仔猪进行了中链脂肪酸类产品的补给试验,观察其对断奶体重和哺乳期成活率的影响。

    中链脂肪酸类产品(MCT)比较多,通常是从棕榈油、椰子油等精炼提取,这类产品中的脂肪酸含量一般都可以达到100%,本次试验所采用的中链脂肪酸类产品是某科技公司提供的进口产品,商品名简称"肥崽灵",本品呈透明油状,瓶装100毫升,附有投喂手泵。

试验方法

    试验在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原种二场进行,取长白猪和大白猪分娩的体重不足1.3千克的仔猪,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分组时两组猪的性别和头数相同,所有的试验猪在出生后2小时之内都需逐头称重、打耳号并做记录。

    "肥崽灵"使用方法:初生体重小于1.3千克的仔猪,在生后12小时内口服"肥崽灵"4毫升,待生后24-48小时内再口服一次,用量4毫升,合计8毫升。个别体重特小的仔猪(小于1.0千克),可以在生后48-72小时内再口服一次,用量4毫升,合计12毫升,使用之后均要做记录。 成活率按畜牧学通常的规定进行计算,并依此进行评价。

    试验期为出生到断奶,从第17周(99115)开始到第21周(99149)结束试验,共5周,安排两组26窝仔猪中初生重小于1.3千克的仔猪全部参加试验,试验分组及体重情况见下表:

组别

数量(n

体重(X±SX

试验组(S

75

1.15±0.15

对照组(D

75

1.17±0.15

    上述数据资料统计学检验,两组猪初生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

二、 试验结果

    (1 生长发育 按上述方法经过35天试验,得到如下的数据资料:

组别

数量(n

末重(X±SX

日增重(X±SX

试验组

56

6.50±1.07

202.76±34.13

对照组

58

6.20±1.21

192.91±43.97

    上述数据资料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猪试验末重、试验期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

2 成活率

组别

出生重

数量()

死亡头数

成活率

试验组(S

1.15±0.15

75

19

74.7

对照组(D)

1.17±0.15

75

17

77.3

    上述数据资料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猪成活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

    三、 结论

    给出生体重较小仔猪补喂中链脂肪酸类产品"肥崽灵",对提高这些仔猪的断奶体重及哺乳期成活率没有明显的效果。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