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补充植酸酶的新策略

   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在猪和家禽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包括植酸酶对其他矿物质、氨基酸、动物饮水量及饲料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讨论了在现代饲料中添加磷酸盐的注意事项。

1 植酸酶对其他饲料成分的作用

1.1 提高植酸磷和钙的消化率 众所周知,植酸酶可以提高动物对磷和钙的消化吸收,Jongbloed1993年建立了一个关于植酸酶活力与饲料中磷酸盐的当量关系式。在含磷酸盐的饲料中添加500IU植酸酶相当于1g来自于磷酸一钙的磷或1.1g来自于二水磷酸氢钙的磷(对猪料)。但随着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植酸酶的转化当量随即下降。这个关系式已被绝大多数植酸酶生产者接受,并被纳入到推荐的动物日粮配方中。其确定的基础是磷酸钙中磷的消化吸收率为80%。但Eeckout1997)报道,磷酸一钙中磷的消化率为93%,并认为当量关系值与使用的原料无关。

很有可能的原因是,植酸磷的数量和种类以及原料中是否含有植物来源的植酸酶对微生物植酸酶的表现活力产生影响。原料中植酸磷越多,作用效果越显著。添加微生物植酸酶,谷物中磷的消化率从18%提高到56%,小麦中植酸磷的消化率从62%提高到74%,黑小麦中植酸磷的消化率从52%提高到67%。在谷物中植酸磷消化率增加值较高。

原因可能是在pH47之间谷物植酸盐的溶解度比小麦中植酸盐的溶解度高。荷兰的研究结果主要来自于植物植酸酶含量较低的原料,所以获得的结果并非广泛适用。很明显,在一些国家,许多谷物(内含植物植酸酶)被用作饲料原料,上述当量关系式就不能成立了,应该修正为700IU植酸酶相当于1g来自于磷酸一钙的磷。因此在没有制粒且谷物含量丰富的饲料中,使用微生物植酸酶是很不经济的。

Kemme报道(1997),上述植酸酶的当量值对不同的猪有不同的值,而且随着猪龄的变化不断变化。事实上对于小猪,500IU的植酸酶只能降解释放约0.66g可消化磷。Kemme还分别测定了母猪在怀孕前期和后期植酸酶的作用效果,发现在怀孕前期500IU的植酸酶可以降解释放约0.32g可消化磷,而在后期可降解释放约0.74g可消化磷。这些变化也是在日粮中使用植酸酶时使配方变得复杂的一个原因。

1.2 提高氨基酸的消化率 Ofier等(1992)、Mroz等(1994)报道,植酸酶提高猪禽对氨基酸和氮的回肠消化率。Yi等发现,在火鸡料中植酸酶可提高某些氨基酸的回肠消化率,但是不能提高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回肠消化率。对肉鸡(包括雌鸡和雄鸡)的氨基酸消化率有部分影响,但是对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尽管可能存在着植酸酶提高氨基酸消化率的效应,但却很少发现对饲料转化率有明显的正效应(Simons等,1990)。植酸酶对某些生长参数指标可能产生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证实。在现阶段运用植酸酶的蛋白质效应可能会导致与预期相反的结果,所以对引起各种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是有益的。

1.3 植酸酶的活性依赖于钙磷比 钙和植酸盐结合会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所以日粮中钙过量,会对磷的利用产生负影响(Nelson等,1987)。植酸酶能释放钙,提高饲料中钙的利用率。植酸酶和钙含量的互作关系必须进行监测,钙含量过高可能会引起pH升高,使植酸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Liu等(1997)发现在猪日粮中把钙磷比从1.51降到11,除了骨骼强度之外,其余绝大多数检测参数都有所提高。Lantzsch等(1995)报道磷的最大存积最发生在钙磷比为1.51时,Quian等(1997)报道1.251是最佳比值。

对于禽类,Sebastian1996)、Schoner1993)等报道在较低磷水平时生长较快,矿物质利用率较高。Huyghebaert1996)发现在一个较狭窄的钙磷比区间内禽有较高的胫骨软骨发育不良症。由此可见在饲料中运用植酸酶时,钙在日粮中的推荐量也有必要重新调整。

1.4 提高饮水量使粪便含水量上升 对于肉仔鸡已经证明,饲料中用500IU/t的微生物植酸酶替代5kg磷酸一钙,可以明显地提高鸡的饮水量,水与饲料的比率提高4%~5%。有迹象表明这是由可利用钙的增加引起的,另外可能还有钠和钾的作用。所有这些矿物质都能极大地提高水的代谢,使粪便含水量上升。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如垫草需要保持干燥或鸡粪含水量不能过高时,在鸡日粮中使用微生物植酸酶就需要考虑这个间接的不利因素。

1.5 不利于矿物质在骨骼中的沉积 尽管被植酸酶释放的无机磷与二水磷酸氢钙中的无机磷一样可以有效地沉积在骨骼中,但

相关文章

​ ​